当前位置:首页->招生就业->就业指导 返回上一页
浙江衢州:建设标准化仲裁院 打造劳动纠纷化解新形态
来源: 浏览量:103 发布时间:2020-12-04
为打造和谐劳动关系示范样板,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专业化、信息化水平,衢州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对标争先,落实指标,创新举措,持续推进劳动关系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妥善处置。今年以来,全市各级调节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768件,调处集体案件8件,全市劳动人事纠纷网上办案率从0提高至14.5%;全市办结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涉及资金3596.7万元,为劳动者挽回劳动报酬、经济损失2897.5万元。
一是建好“标准院”,规范管理体系。内设机构完善到位。区分业务部门,设立综合管理庭、立案庭、调解庭、审理庭,各部门相互监督、相互配合。以“专职+兼职”仲裁员为人员构成,确定每个岗位的具体人员及职责内容,设置AB岗制度,明确岗位职责。仲裁庭升级到位。示范标准仲裁庭配备庭审管理系统、高清摄像机、高清数字庭审主机、大屏幕显示器、证据展示台、存储设备即“一案一光盘”设备等硬件设施,实现庭审管理、多画面合成显示、摄像跟踪、集中控制管理、直播点播控制功能。信息化应用到位。依托劳动纠纷一体化功能平台,对系统提交即办案件当日即时签领、分类交办。全部案件在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信息管理系统中及时录入,办案流程同步更新。对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,以政府门户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为信息发布渠道,调解仲裁公告信息、数据统计真实准确,宣传途径多元。
二是开好“标准庭”,统一审理模式。贯彻“调解先行”原则。将调解程序贯穿案件处理全过程,坚持案件立案前、立案后先调解、再开庭的程序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专职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员资源库。庭审程序标准规范。除涉密、涉及隐私案件外,全部案件均公开审理,参照法院标准制定仲裁庭旁听规则并公示。实现数字化智慧仲裁。庭审相关书面材料由仲裁庭中央软件系统控制,当事人举证、质证无需再通过人工传阅。推进“互联网+调解仲裁”办案模式,开启“线上开庭、远程调解”,让证据材料等数据“多跑路”,群众“少跑腿”。借助硬件升级优势,创新工作方法,将已有“线上庭审”服务进行再优化,当事人仅需通过QQ、微信等线上工具打通与劳动仲裁机构的联系,即可在线上进行诉讼、答辩、庭审、结案,实现“指尖上调解仲裁”,打造劳动争议“线上+线下”办案模式2.0版。
三是办好“标准案”,健全办案链条。高效处置争议案件。建立“信访-劳动保障监察-法律援助-劳动人事争议仲裁”链条式的四方联动维权形式,实现多部门联合办公。根据以要素式办案为核心的仲裁办案模式,归纳案件主要事实涉及的基本要点,围绕案件争议要点进行庭前指导、审理。畅通“绿色通道”。对集体劳动人事争议,优先立案、优先审理、及时裁决。持续探索“速立+重调+立裁” 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机制的推广运用,降低劳动维权成本。显著提升综合指标。以调解率、网上办案率、结案率、终局裁决率为目标清单,抓牢仲裁“前端调解+中端裁决+后端执行”链条。健全同法院审判、执行部门的“裁审、裁调、裁执”信息互通衔接机制,确保劳动仲裁调解、裁决快速执行。
责任编辑:zhaoyang